龍泉青瓷雙耳瓶
江南春山的晨翠,被千年窯火凝在了這對瓶上——這是龍泉窯標志性的溫潤青釉,釉面瑩潤如酥,撫之似觸晨露沾濕的玉珮,淺青底色里暈著窯火的柔光,恰是宋瓷“類玉似冰”的審美極致,不見濃艷,只余古雅的柔光。
瓶身線條是宋人的極簡風骨:直頸挺括如修竹,豐肩圓融似盈月,斂足秀雅若淺溪,每一處輪廓都妥帖得像一闕宋時小令;兩側雙魚耳是點睛之筆——魚身蜷曲靈動,肌理隱現(xiàn),銜環(huán)半掩頸側,既藏“連年有余”的吉意,更顯文房清供的幽趣,把器物的實用與審美揉得恰到好處。
古瓷傳世本如星斗,成對者更是藏界罕品:這對瓶器型毫厘不差,釉色深淺相契,圈足露胎處泛著龍泉窯特有的朱砂暈,胎釉銜接的自然肌理,是千年窯火與匠人心血的雙印記,連釉面隱現(xiàn)的細碎開片,都是時光吻過瓷胎的獨特紋路。
自宋以降,龍泉青瓷便是御窯貢器、文人清供;今此對瓶承續(xù)千年瓷脈,陳設則襯雅室文心,入藏則載文脈余溫——當春翠落于案頭,當宋風握于掌心,這不止是一件藏品,是可棲身的千年詩意,是能觸碰的宋韻風骨。